他从8台缝纫机起家到年赚135亿
他从8台缝纫机起家到年赚135亿
他从8台缝纫机起家到年赚135亿,有缝纫需求,肩部缝纫,电控缝纫1952年,高德康出生于苏州市常熟县白茆镇山泾村(后改为康博村)的一个裁缝世家。
由于祖祖辈辈都跟衣服打交道,高德康从小就跟衣服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来,为了接触更先进的制衣之道,高德康还去上海石库门学艺了一年。
也是在那段时间,高德康在一篇关于中国登山队从北面登顶珠穆朗玛峰的报道上,第一次看到了羽绒服,在他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艺归来后,为了脱贫致富,高德康在1976年联合11位山泾村的村民,集资弄来八台缝纫机,挂着村办缝纫组的名义,便在白茆镇做起了生意。
起先,高德康他们做的是给十里八乡村民做衣服、翻新旧衣服的活,但只靠这些业务,远远养活不了这十几个人。
任何时代的创业者都是吃苦耐劳的代表,但商品经济萌芽初开时的那代人,更能让人感觉到那种贴身肉搏的韧劲。
那时,缝纫组缺少资金,没法囤积储备一些布料在村子里加工,高德康便只能每天去工厂取料,回村做好以后再给人家送回去。
在交通不便的那个年代,从常熟到上海的200多里路十分艰难。但高德康为了节省车费,就整天骑着那辆自行车奔波于两地之间。
为了赶时间,高德康每天天没亮就出了门,来回400多里的路,常常要骑上十几个小时。再加上驮着一百多公斤的布料,路上爆胎、车轮变形,那是家常便饭。
“你必须熬下去,没有办法去找个地方坐一坐,因为坐下来就可能起不来,也不可能有谁帮你分担。”高德康后来回忆道。
1980年,高德康抓住为上海一家工厂代工制作各种花纽、中西式罩衣和中式棉袄罩衣的机会,把缝纫组升级成工厂,正式成立了白茆镇山泾村服装厂。
在接下来的几年,山泾村服装厂开始承接上海各种服装工厂的代工单子,完成了基础的积累。不但把自行车换成了好几辆摩托车,还磨练了技术,积累了口碑。
到了1984年,又一个机会来到了高德康面前。国内首家做羽绒服的工厂飞达向山泾村抛出了橄榄枝,想让他们承接一部分订单的生产。
彼时夹克衫风靡国内,羽绒服尚未登上主流舞台,再加上加工程序复杂,季节性强,很多大厂根本不愿承揽这种“吃力不讨好”的生意。
在他看来,在人口众多的农村,与其选择昂贵的夹克衫,人们冬天时还是更愿意接受价格便宜又保暖的羽绒服。
这点和著名天使投资人龚虹嘉的理念有点相似:“喜欢做别人不想做,不好做,不敢做的事。”而这往往也意味着机会所在。
于是,高德康放弃了追赶市场潮流,决定专心做羽绒服,还把工厂的名字改为了白茆羽绒服装厂。
秉着一边干一边学的精神,白茆羽绒服装厂在替飞达代工的日子里,不断对羽绒服的选料、加工、制作和生产技术等方面进行研究,逐渐掌握了一套自己的成熟技术与方法。
后来,因为技术过硬,白茆羽绒服装厂的名声慢慢传开,陆续有很多羽绒服厂商上门找他们贴牌生产。
到了1989年,白茆羽绒服装厂便赚到了第一个100万。再往后一年,服装厂的利润更是飞速增长到了700万之多。
高德康也因此迎来了事业的第一个高峰。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他在几年前的那个冒险决定。
上世纪90年代初,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对于改革开放的路线也出现了一些争论。但在小平书记发表南巡讲话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调成为了主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下海经商。
这时,给别人代工生产多年的高德康也起了心思。面对大好形势,高德康不愿再受人掣肘,他想打造一个自己的品牌,在羽绒服行业闯出一片天地。
于是,在白茆羽绒服装厂的基础上,1992年,高德康成立了江苏康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后改为波司登股份),并正式注册了日后闻名世界的品牌——波司登。
随后,高德康押上全部身家,兴建厂房,从国外引进最新生产线,准备大干一场。
意气风发的高德康本想在行业内把波司登的品牌一炮打响,但残酷的现实给他上了一课。
1994年,波司登第一批羽绒服上市后就遭遇了滞销。直到那年冬天结束,波司登生产出的23万件羽绒服仍有15万件积压仓库,成了烫手山芋。
库存卖不出去,不仅员工工资无法发放,而且即将到期的800万银行贷款,也面临违约的风险。
一时之间,波司登内部流言四起,人心惶惶。那段时间,高德康也因此经常彻夜难眠。
但在行业摸爬滚打十几年的高德康没有放弃,毕竟他身上还肩负着无数人的希望。
决定重整旗鼓后,高德康首先来到了销售比较薄弱的东北,深入市场调查。很快,他便发现了问题所在:
由此,高德康第一次意识到,羽绒服不仅要保暖,也要体现时尚,紧跟潮流,这样才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接着,为了处理库存积压的问题,1995年夏,高德康联合北京王府井百货策划了一次反季节清仓促销活动。
虽然亏损巨大,但总算有惊无险地保住了企业。同时,这次活动也打开了波司登在全国市场的销路。
在产品上,波司登将羽绒服60%-70%的含绒量提升至90%,并全部采用优质大朵绒,让羽绒服变得更加轻薄和保暖。
同时波司登还引入时装设计理念,在色彩、面料到线条方面全部注入时装元素。这次变革,后来甚至被誉为中国羽绒行业的“第一次革命”,使中国逐步成为世界上羽绒服行业最具竞争力的国家。
在宣传上,波司登找准“温暖”这个关键词,在央视广告上喊出“波司登给你亲人般的温暖”的广告语,借势央视的权威背书,将品牌“温暖”的形象植入用户心智。
在包装上,波司登精心设计了独特的印有波司登广告的产品袋,将产品袋化身为广告载体。这时,满大街拎着波司登外拎袋的消费者成了最好的广告,波司登的知名度因此一举打响。
1995年冬天,在这三板斧的作用下,波司登的新品一开售即宣告抢空,卷土重来的波司登瞬间火遍大江南北。
据相关数据统计,波司登当年销量高达62万件,占据全国16.98%的市场份额,一跃成为国内羽绒服行业的头部企业。
这个成绩对于才成立没几年的波司登来说,实属不易。但也从侧面证明了一点:只要抓住用户需求,推陈出新,做好品牌宣传,任何一个公司都有突破重围的机会。
从高德康摆脱代工,走上创建自主品牌的道路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很有品牌意识的企业家。
同时,为了覆盖高中低档各个层次的客户需求,波司登还布局了多品牌战略。旗下的四个品牌:波司登、雪中飞、康博、冰洁,在经过多年耕耘,也相继开花结果。
在高德康的品牌战略下,波司登连续十几年蝉联中国羽绒服市场第一,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羽皇”。
而到了2006年,波司登已逐渐成为享誉国内外的强大品牌。相关数据显示,当年全球三分之一的羽绒服销售都来自波司登,波司登一时之间走上了人生巅峰。
2007年,波司登趁势登陆香港联交所,成为羽绒服第一股。巅峰时期,波司登的营收一度接近百亿规模。
羽绒服是个季节属性很强的衣服品类,这导致波司登每年会有大量的销售空白期。
上市后的波司登为了应对业绩的增长压力,维持营收的稳定性,决定开启以羽绒服为核心,实现公司品牌化、四季化、国际化的“3+1”战略。
高德康没曾想,这项决策在今后的好几年,把波司登拖入了泥沼之中,动弹不得。
为了快速扩充品类,波司登选择了收购路线亿元现金的价格收购江苏康博制衣,成立“波司登男装”品牌。2011年,又在此基础上孵化出高端男装品牌“威德罗”。
在整个服装行业大环境遇冷的情况下,波司登从2009年开始疯狂扩张。到了2012年,波司登的门店数达到恐怖的14000余家,最近一年内增长的店面竟达到了近5000家。
但事实证明,不是所有的多元化经营都能成功,多线作战给波司登带来了极大的损失。
首先,由于波司登缺乏非羽绒服品类的开发和销售经验,再加上消费者对波司登的四季化产品没有什么品牌认知,在其他已有品牌的冲击下,波司登男装、女装和儿童装的销售是风声大、雨点小,没有什么大的突破。
同时,在波司登和店面、库存斗争的这几年,种种负累拖慢了波司登追上变化的步伐。波司登羽绒服的发展陷入了停滞,甚至还有倒退的迹象。
一来,波司登羽绒服缺乏资源的聚焦和支持,市面上供应的都是过时的老款,品牌逐渐老化,也错失了争夺一线城市优质店铺的机会。
其实四季化不能这样做,我们应该围绕羽绒服,在做强做精的情况下,再延伸品类;
在产品上,把握市场需求和主流审美,融入时尚、创意和科技元素,打造兼具品质和美感的羽绒服。
波司登在整合全球设计师资源后,一口气推出极寒系列、设计师系列和Gore-tex高端户外系列,分别对应通勤、城市、户外等不同的穿搭场景,价格上从千元以下到万元以上也全都覆盖,给了消费者更多的选择。
在品牌上,借助联名、赞助、代言、直播和新媒体营销等手段,打造时尚、高端、年轻和国际化的品牌形象。
2018年纽约时装周上,波司登首次发布与三位世界顶尖奢饰品设计师的联名系列新品。而后两年,波司登更是连续亮相米兰时装周和巴黎时装周,国际化、时尚化发展势头一发不可收拾。
2019年1月11日,波司登与阿里巴巴正式签署A100战略合作计划,开始借助阿里的商业操作系统,实现数字化转型。
但高德康告诉他:“没有不可能,要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拿出创业之初的精神和执行力,一切都有可能。”
猛药去沉疴,高德康对波司登的改革见效明显。转型仅仅两年后,波司登就一路狂奔,屡创佳绩。
据波司登2019/2020财报显示,波司登经营收入为121.9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上涨17.6%。
“我们的打法路子还是一样,产品创新、渠道创新、品牌创新。如果没有这三个创新,消费者是不会买你的帐的。”
所以,虽然波司登在销量和销售额上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但依然存在不少隐患和困难。
事实上,波司登2020/2021财年的营收增速为10.9%,较2019/2020财年的17.62%已经出现了大幅下降,这是一个让人担忧的信号。
那么波司登的未来到底在哪里?它的多元化和高端化战略为什么会如此举步维艰?这两个战略到底还有没有实现的可能?
只有在消费者决定了品类之后,才会说出该品类的代表性品牌,我们把消费者的这种行为特征称为“用品类来思考,用品牌来表达”。
这也就不难解释波司登的经历了。提到专业羽绒服,很多人都会想到波司登,但提到男装、女装或者童装,谁会想到波司登旗下的品牌呢?
因此,如果波司登想要继续多元化经营,增加成功的几率,可以通过分化新品类,实现新品牌的布局。
从过去几年来看,波司登的高端品牌升级似乎更注重产品功能,强调其“登峰”系列羽绒服拥有“极致保暖、无惧极端环境、专业级防护”三大核心功能,宣传其工艺突破了传统制作的极限。
波司登的历久弥新告诉我们,一个品牌只有紧跟消费者的需求,坚守品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方能得到长久的发展。
最近上市的五芳斋、张小泉等老字号也是如此。正因为勇于自我革新,拥抱新技术、新营销和新管理,它们才能不断焕发新的品牌活力,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相关文章
- 拿起针线 回归简单隔壁缝纫
- 隆鑫通用(603766)做强通用动力机械大品牌
- 李铁赚了多少钱?巨额资产被征服!或入狱十余年缝纫机将被践踏
- 刘晓晓:自创连环缝纫操作法 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 津门网郭光辉:脱贫榜样 卡灼
- 哪里缝纫机加工活外发加工
- 舍不得卖老式缝纫机 从手动到电动“编织”数十年生活
- 浙江爱鑫:自主研发创业创新 推进缝纫机向智造转型
- 静海县本地深入新旧动能转换实施规划编写单位
- 农村高价收购旧缝纫机?别被套路了!缝纫机到底有多高的价值?
- 奇妙的联动 TV动画「请在T台上微笑」宣布与缝纫机品牌brother工业合作
- 说说老广告:承载几代人记忆的老式缝纫机如今已经很少见了
- 情趣镇女工:丁字裤包3个边赚1毛 内衣手工费1块8
- 看图说话!北京人您家还有这菠萝吗?
- 皮具大百科之手缝方法里的这些技巧轻松改变皮革质感!
- 首次认定!“福绵裁缝”要有这本证书!
- 南京小伙在监狱踩20个月缝纫机出狱后洗心革面当老板
- 近期口碑扑街的五部剧《玫瑰之战》排第二你若一部没看太幸运
- 老人街边修缝纫机:被骗2000
- 六旬老裁缝闲不住 街边做缝纫十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