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缝纫机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缝纫机资讯

缝纫机资讯

一台缝纫机“缝”出开心和富裕

中国缝纫机网2022-12-25缝纫机资讯青州学缝纫
缝纫松紧,青州学缝纫,利华缝纫,一台缝纫机“缝”出开心和富裕,缝纫松紧,青州学缝纫,利华缝纫本报讯3月26日上午,在栾川县七里坪村附近,一场“开学典礼”后,55位参加由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主办的“巧媳妇工程”栾川班的学员开始

一台缝纫机“缝”出开心和富裕

一台缝纫机“缝”出开心和富裕,

  缝纫松紧,青州学缝纫,利华缝纫本报讯3月26日上午,在栾川县七里坪村附近,一场“开学典礼”后,55位参加由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主办的“巧媳妇工程”栾川班的学员开始了为期15天的培训。半个月后,这些学员将会分散到栾川县5个乡镇,用她们的缝纫技术带领村子中的姐妹致富。

  “前两天还送俺大外孙去上学,今天我自己也进了‘课堂’。”昨天下午,在“巧媳妇工程”培训基地,58岁的石双琴一边在缝纫机上练习着老师刚教的动作,一边对记者说,“今天刚来,一定能学会,村里的姐妹还等着我教呢。”

  2013年,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会长李刚用时3个月,走遍全省300多个行政村做调研。大量处于“无奈、无聊、无助”状态的农村留守妇女让他感到“震惊”。“这不仅是严重的人力资源浪费,也是很多农村不稳定的因素。近年来农民工以及50岁以上农村人口离婚率的持续上升从侧面反映了这个问题。”李刚说。

  “服装加工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沿海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促使服装行业进行产业转移,河南作为人口大省要抓住这样的机会。”李刚告诉记者,农村中大量的闲散劳力正是河南服装与外省进行比拼时所具有的“劳动力价格优势”。

  2013年底,“巧媳妇工程”应运而生,如今已在全省拥有了152个试点,帮助了约3万名农村留守妇女实现了就业。

  “今年我们要在栾川的5个乡镇开办分点,加工规模达到1000台(缝纫机),县扶贫办还将给每台缝纫机50%的资金补贴。”吴爱芳告诉记者,栾川县虽然从2013年起就开展了“巧媳妇工程”,但规模小,只能接到外地服装加工厂的“二手单”,从事低层次的“缝合”工序。等今年1000台机器上齐后,她打算在县产业集聚区开设总厂,届时从裁剪到缝合再到熨烫、包装等一系列流程都能在栾川完成,她也有了与其他厂家竞争“一手单”甚至“外贸单”的底气。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