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记忆|郑彦芹:远去的“三转一响”
乡愁记忆|郑彦芹:远去的“三转一响”
乡愁记忆|郑彦芹:远去的“三转一响”,胜芳缝纫,鞋厂学缝纫,缝纫头花“三转一响”,相信五六十年代的人,都不陌生。它是上世纪50年代后期诞生的一个名词,一直延续到八十年代才逐渐淡出“高频词”行列。它是指当时国家有能力生产,而家家都希望拥有的物件。三转: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一响:半导体收音机。那曾经是时代的骄傲,国人的骄傲,自主研发。曾是财富的象征,小康的标志。谁家有这四大件,令周围邻居羡慕不已,说明主人家境殷实。
后来,在农村,演变为“三转一响”做彩礼,方言叫“传起”,谁家姑娘彩礼有这几样,那就引来一圈子羡慕的目光。飞鸽车子罗马表,一度成为老百姓心目中的奢侈品牌。我知道的自行车多是凤凰和飞鸽牌,缝纫机是蜜蜂的,手表有姑苏和钟山表,当然还有一个问题是,计划经济年代,即使有钱,也未必买得到。因此,这在当时又是权利和人脉的象征。
任何高科技的产物都是双刃剑,一方面赋予积极的意义,它是时代进步,社会进步,国力强盛的象征;同时,有人赋予它另一重含义。当时的农村,物质极度匮乏,有人便把她作为炫耀的资本。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便成为娶媳妇必备物件。谁家的女婿“传起”有“三转一响“”就成为村头户尾,饭前饭后的谈资,婆家争先效仿,娘家攀比成风。有的人甚至不惜歪门邪道,高墙铁窗;甚至有人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成为婚恋之殇。
再后来,小康生活的标准升级提档,“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变成新宠,成为众多家庭追求的目标。比起手电筒作为家用电器时代,那么此时的物件已经非常奢华了。
如今是飞跃的时代,手机电视,智能信息模式已经进入日常生活,没有会记起“三转一响”的存在,“三转一响”已经存在历史博物馆,封存于一代人的记忆里,甚至年轻一点的人都没听过这个名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手表已经无数次升级提档,多数以藏品形式出现;缝纫机电动化,智能化;自行车,再度成为新宠,多数是健身或者休闲之用,折射出生活方式和观念的变迁;半导体收音机无数次更新换代,电子产品更新之快,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力。网络信息充斥生活,游戏成瘾比比皆是。在享受智慧生活的同时,不应忽略发展带来的负面。践行科学发展观,享受科技成果的同时,一定要懂得自律,造福自己。
“三转一响”,曾经轰动一个时代,国人骄傲一个时代,为新中国建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见证了时代变迁,也折射了寻常百姓的生活变迁。
如今,轨道上的中国正在腾飞,神舟飞天,蛟龙出海,航母亮剑,嫦娥问月,开拓创新,向寰宇浩瀚。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三转一响”带来的民族自豪感和开拓进取的伟大的精神力量!
“三转一响”在记忆中流淌,传承的是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追求卓越,自强不息!追梦,筑梦,圆梦,永远在路上!
相关文章
- 浙江缙云缝纫机进驻美国沃尔玛
- 威海内保温连栋大棚6分大棚管简易大棚搭建
- 河南尉氏 村口小车间 就业大项目
- 针线的律动_宝安日报数字报
- 升级迈巴赫GLS600手续合规 全国上牌
- 中国缝纫线十大品牌排行榜
- 利元亨:公司目前的涂布机产品主要是应用于锂电池的极片生产相关涂布工艺技术可以延展到其他产品领域
- 特写|老式缝纫机的特殊使命
- 她从车间走来缝纫标记
- 中国古代金缕衣的由来!
- 雅江县觉姆寺缝纫工作室挂牌成立
- 一审判决13年!不止踩缝纫机吴亦凡13年的监狱生活将这样度过
- 自贡扎染 来体验传统技艺的魅力
- ACG界萝莉四天王!玩家拼着进去踩缝纫机也要和她们贴贴
- 防水套管工艺流程 原创
- 西建大“楼妈妈”组团帮学生缝补衣服 老物件缝纫机也搬出了
- 中捷缝纫机多次邀请梅明平对其经销商进行培训授课
- 学习强国双人对战、四人赛题库盲选版「一」
- 中国100%涤纶缝纫线数据监测报告
- ST中捷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