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缝纫机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缝纫机网

缝纫机网

高 润 贤我 家 的 缝 纫 机

中国缝纫机网2023-05-08缝纫机网加班缝纫
包包缝纫法,加班缝纫,龙华缝纫,高润贤我家的缝纫机,包包缝纫法,加班缝纫,龙华缝纫我家有台缝纫机,已经有四十多个年头了,尽管多次搬家,但从不舍得扔掉它。因为它来之不易,且为我家立下过汗马功劳。,

高 润 贤我 家 的 缝 纫 机

高 润 贤我 家 的 缝 纫 机,

  包包缝纫法,加班缝纫,龙华缝纫我家有台缝纫机,已经有四十多个年头了,尽管多次搬家,但从不舍得扔掉它。因为它来之不易,且为我家立下过汗马功劳。

  过去,我们姐兄妹四人与奶奶、母亲生活在农村,父亲在西安市一所中学教书。我从记事起,就知道全家人的衣裳都是母亲一针一线用手工缝制。然而,六十年代后期,母亲患上了眼疾,至此后,她再也无法为我们缝制衣裳了,这个任务自然就落在了姐姐的身上。

  那些年,姐姐白天下地干农活,晚上还要在灯下纳底穿帮,缝补衣裳。有时停电了,她也不肯早休息,又在煤油灯下继续做针线活。

  那些年,村里的缝纫机屈指可数,会做缝纫活的人也不多。记得本村刘百安老师家有台缝纫机,其母缝纫活做的很好。刘老师母亲与我奶奶都是从阡东镇接骨村嫁到我村的,其母虽被我奶小十多岁,但她辈分高,奶奶叫她姑姑,我们晚辈们自然称她“瓜婆”,这是当地俗称,也就是“姑婆”的意思。由于有这层关系,两家人走的很近。平时,我们的衣裳大都是姐姐用手工缝制,过年时的新衣裳就让“瓜婆”用缝纫机缝制。

  那些年,农村的妇女们除参加生产队劳动外,在家做饭洗衣,纺线织布,做针线活等已是常态。然而,对于我们这个“一头沉”的家庭来说,姐姐除干这些活外,还要绞水磨面,拉土拉粪,浇地,耕种自留地等。她时常干着男人们应干的活,整天忙个不停。母亲知道姐姐很累,便向父亲提出买台缝纫机,以减轻姐姐的负担。父亲虽应允了,但他知道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缝纫机是紧俏商品,按计划供应,计划外很难买到。事实正是如此,父亲虽找关系,托人不少,但最终还是未买到。后来,我姑夫托人帮我家买了台蝴蝶牌缝纫机。虽然只有一百六十多元,但也是父亲好几个月的工资。至此,我家终于实现了“三转一响”的目标,即自行车、手表、收音机和缝纫机。尤其是有了缝纫机后,姐姐高兴极了,她便买了一本裁剪书自学起来。她一边自学,一边请教“瓜婆”,不到半年时间,就掌握了裁剪和缝纫的基本技能。从此后,我们一家人的衣裳都是姐姐用缝纫机缝制。

  随着时间的推移,姐姐成为一名民办教师,后来又转为公办教师。平日里,尽管教学任务繁重,但她不忘为乡党们缝制衣裳。我家东邻住着高学勤,他是父亲的堂兄,我叫大伯。由于大妈去世早,大伯与其子相依为命,日子过的很苦。那些年,为大伯缝补衣裳似乎成了姐姐分内之事。记得有一次,大伯拿条裤子让姐姐补,她翻来覆去看了看,觉得裤子太破旧了无法补,便用我家的一块布料为大伯做了条裤子。当姐姐把新裤子交给大伯时,大伯激动得流下了热泪。

  那些年,乡情很浓,乡党们经常互相帮忙。平日里,不少乡党帮我家犁地、撒种、扬场等。而他们打墙盖房,或办红事白事等,姐姐总要帮着做饭,她劙的手擀面又细又长。自有缝纫机后,她又帮助乡党们缝制衣裳。每年春节前夕,缝纫活比较多,姐姐白天晚上加班加点地做。由于天气很冷,她坐久了就站起来跺跺脚,手冻红了就哈口热气搓一搓,然后又坐在机前继续做活。不知有多少个夜晚,我都是听着哒哒哒的缝纫机声进入了梦香。姐姐的辛勤付出,也受到了乡党们的赞誉。马月娥四妈夸赞姐姐是个知书达礼、心灵手巧的好姑娘。王淑珍五妈说姐姐不但缝纫活做的好,而且书也教的好。

  我知道,姐姐是个极有进取心的人。在教学方面,她所带的班级在乡县多次汇考中,成绩名列前茅,她也因此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在做缝纫活方面,她从不满足现状。经过不断努力摸索,她不但会用缝纫机缝制衣裳,而且还会用缝纫机绣花。她结婚的嫁妆中有一对西式枕头,上边的荷花和鸳鸯图案就是她用缝纫机绣的。

  记得有一年暑期,父亲回家休假,姐姐想给父亲做件上衣,她便从供销社买了一块浅咖色布料,由于过分用心,反到自己不敢裁剪,她要陪父亲去“瓜婆”家裁剪,父亲不肯去,并说自己把布料带到西安让他人做,可他那知道姐姐要亲手做的用心良苦啊!无奈之下,姐姐把“瓜婆”请到我家,父亲见状,只好让“瓜婆”量体裁衣。按照父亲的要求,“瓜婆”裁了件中山服。衣服裁好后,“瓜婆”要带回家做,姐姐不肯,只让“瓜婆”锁个边,自己要做。“瓜婆”与我奶和父母亲聊了一会儿天后,叫上姐姐同去她家。不一会儿,姐姐拿着锁好边的衣服回到了家。说干就干,姐姐用了多半天的时间把衣服做好了,父亲试穿时喜笑得合不拢嘴,连说了几个好字。可父亲脱下衣服后,姐姐又拆起一只袖子,我不解的问她为何要拆?她说:“这个袖子做的有点儿歪,拆了另做”。就这样,缝了拆,拆了又缝,最终做好了。那一次,我真正见识了姐姐是个追求完美的人。在做衣过程中,她从不马虎,尤其是用手工锁的扣眼边,针角均匀整齐,如同机锁一样。

  受姐姐的影响,我也爱做缝纫活,起初,我是从旧衣翻新做起。众所周知,那些年,政府按人发放布票,无布票就买不到布料,在此情况下,我就将纯色的旧衣进行翻新,这样可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一是将旧衣拆开,拓在牛皮纸上顺边画线,然后顺线裁剪,这样就取得了衣样。有了衣样,待后裁剪就方便多了。二是把拆开的衣服,里子做面,面子做里,原样缝制后继续穿。那些年,我们秉承“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的穿衣原则,很少添置新衣。平日里,姐姐穿小的衣裳我穿,我穿小的衣裳妹妹穿。都说妹妹穿衣不爱惜,总爱破,其不知衣裳太旧,妹妹穿上自然容易破,妹妹实在是受冤了。

  八十年代初,姐姐调到西安工作,缝纫机也随之搬到了城里,姐姐去世后,这台缝纫机就随我而居了。

  我进城读书工作后,就与父亲共同生活在一起,那时,我才知道父亲酷爱姐姐做的中山服,甚至将其作为自己的礼服。他平时舍不得穿,只有参加重要活动,以及接待友人时穿一穿。九十年代后,他是穿着这件中山服走出了囯门。记得1995年10月中旬,父亲要去美国克里夫兰大学讲学和举办个人剪纸作品展,按理说,美国当地气温偏低,不适合穿中山服,可他还是把它放在了出囯旅行的箱子里。

  时至今日,姐姐与父亲都离世了,我每每看着这件退色泛黄的中山服时,不由得思考一个问题:父亲有许多件衣裳,有的还是名牌,可为何酷爱这件中山服?甚至穿着它在法国的卢浮宫,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广场,德囯的科隆大教堂等都留下一个个身影。我想答案也许有三:其一,中山服上有四个明兜,尤其左上明兜还能插入钢笔,具有较强的实用牲。其二,父亲将中山服作为自己的礼服,是对革命先躯者孙中山的崇敬。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这件中山服是姐姐亲手缝制的,它倾注着姐姐对父亲的一片爱心,同样,也体现了父亲对爱女的思念。父亲穿着这件中山服,无论身处何方,似同姐姐在身边陪伴一样。

  高润贤,女,1957年10月出生于礼泉县烽火镇薄太后刘家村,1982年大学毕业(法律专业)后,被分配到咸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1984年调到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在法院工作三十年,主要从事民事审判和行政管理工作。2012年退休,退休前系西安中院监察室主任(正处级),高四级法官。擅长办理传统民事案件,如离婚、赡养、抚养、继承析产、人身损害赔偿、宅基界畔、相关合同纠纷等案件。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