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缝纫机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缝纫机资讯

缝纫机资讯

我的好婆婆 人如其名贤又慧

中国缝纫机网2023-01-12缝纫机资讯缝纫松紧
电脑缝纫断线,缝纫松紧,缝纫伸,我的好婆婆人如其名贤又慧,电脑缝纫断线,缝纫松紧,缝纫伸婆婆姓杜,名贤慧,是她的父亲,20世纪40年代一位颇具名望的医生为她取的。贤能、明慧——名字寄予着父辈的希望和祝福,而婆婆亦不负所望

我的好婆婆 人如其名贤又慧

我的好婆婆 人如其名贤又慧,

  电脑缝纫断线,缝纫松紧,缝纫伸婆婆姓杜,名贤慧,是她的父亲,20世纪40年代一位颇具名望的医生为她取的。贤能、明慧——名字寄予着父辈的希望和祝福,而婆婆亦不负所望,人如其名。

  婆婆今年83岁,做饭、打扫、做针线活,善良的她每天温和、热情。我常常钦佩她的聪慧和博爱,惊讶她小身板里的大力量。如果用公文简明、精准的语言来表达,婆婆是“茶饭好、针线好、品行好”的“三好”婆婆。

  婆婆大字不识几个,但仿佛生来就懂得统筹。平日里的一顿饭,她不但讲究主食与菜肴、荤素与营养、点心与佐菜的搭配,还兼顾到全家老少的口味喜好。她做的饭菜精致,对于食材的挑选、菜品的洗切,颜色,摆盘,甚至上菜的顺序,她都井然有序一丝不苟。

  婆婆做的点心粽子、菜肴炸酥肉、小菜酸辣白菜片儿、主食饺子,可称“杜氏四绝”,尤其是粽子。她包粽子讲究原汁原味,食材只用糯米、适量的碱,再用艾叶包,粽叶缠绑。一口下去,你会被大米的软糯、艾叶的清新香个满嘴,会一下想起春天,想起笋尖儿正在破土的竹林,再也舍不得大口吃——婆婆包的粽子个头小,她说小一些容易煮“过心”——再咬,你就会好奇地先看一看,会发现粽子里没有米粒,只有粉红色的“膏”,由内至外渐变为淡黄色……婆婆说,这样的粽子,才叫火候到位。

  火候饱含了耐心和爱心。每年临近端午,婆婆最少要用四五个早晨去菜市场挑选艾叶、粽叶。端午前一天,一清早就开始清洗叶子,泡糯米,清理炉子生火,然后坐在小凳子上包粽子,一直包到下午五点左右,再守着炉子煮到午夜,调至小火才去睡,凌晨五点就又起床去查看。

  婆婆似乎天生也会美术,设计、裁剪、绘画、绣花,纯手工为孙辈们做肚兜、棉袄、棉裤和小布鞋,用一台陪伴了她40年的缝纫机,给全家老小做鞋垫,从没停歇过。

  巴山冬寒,儿子出生于隆冬。婆婆早早就一针一线备下了小被褥、肚兜和棉衣。月子里,儿子穿的棉袄、棉裤,是我见过的最小冬衣。蓝底大白花的棉布做外罩,我和丈夫穿旧了的纯棉秋衣做里料,中间夹层棉花,里和外都用一整张的布料裁剪而成,贴身处看不到一条棱,找不出一个线头,柔软得像天空的白云,轻盈得像小鸟的羽毛。棉衣的小巧和合身,令来看望的亲友们都很吃惊,她们把合身叫做“巴皮巴肉”。

  婆婆做的鞋垫是艺术品。夏天的最漂亮,薄薄的白色鞋垫,中间用彩色丝线绣着绿叶红花,绿叶深浅有别,红花用白色和黄色做了花蕊,还绣了由红渐变成白色的花苞陪伴。冬天,鞋垫里铺了一层棉花,见我们穿的皮鞋是又长又窄的尖尖头,她甚至把鞋垫也改做成了尖头的。

  四个儿女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小家,但2010年翻建新房,大家又住在了一栋楼里——再没有比每天都能见到儿女更让婆婆欢喜的事了。

  婆婆娘家姊妹八个,为了姐姐弟弟们读书,十来岁时她退了学,回家帮母亲做家务,干农活。但她其实想读书,每天给姊妹们送饭时,她会站在窗口,巴巴地朝教室里望一会儿。也因此,她希望自己的儿女们多多读书好好工作,她甘当后勤做着十多口人的饭菜。

  婆婆每天清晨去买菜,留着齐耳短发的头稍微偏向左边,疾疾地走,让人总感觉她在向前跑。她没有安稳地吃过一顿饭——上饭桌最晚,又最早放下碗筷,因为她要抢着洗碗,让孩子们能有时间多休息一点儿。因为她的勤劳和慈爱,让全家十几口人,十几年里在一口锅中吃饭却从未红过脸。这在现代是极少见的。

  我出门上班,婆婆已经拿着扫帚在打扫房前屋后了,邻居家的屋檐下也是她清扫的范围,特别在雪天,她小小的身子举着高过她许多的竹条扫帚,一下一下清扫着,坚定有力的声音敲击着我的心。

  十多年前,我家住单位家属院,二十多户人家里,小孩们都穿过她做的小布鞋,老人们都吃过她包的粽子,如今偶遇上,大家都会和她拉上半天的家常话。

  在婆婆心里,媳妇、女婿的亲人就是她的亲人。我的娘家人来了,她会执意留吃饭,不吃呢,就会踮着小脚去到二楼,或给我姐姐煮一碗甜酒汤圆,或给外甥们煎一盘糍粑……

  我的姐夫是外省人,他感动地告诉我,有一天,他在菜市场的一个通道里遇见我婆婆,被她拉着手说话,身后堵住了好多人她都没有察觉,依旧笑眯眯的,粗糙的手紧拉着他……我的眼前立刻有了画面——婆婆的大眼睛闪着星光,脸上每一道皱纹都在笑,像艳阳下的向日葵,明朗、温暖。

  婆婆牙齿掉了,头发麻灰色了,但在我心里,她依然是那个又贤又慧的最美婆婆。

很赞哦!